無錫市第一中學中學
教學目的:
通過對中國現(xiàn)代優(yōu)秀繪畫作品的欣賞,初步了解我國20世紀上半葉繪畫藝術的偉大成就;激發(fā)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和民族自豪感,并學習我國著名畫家關心社會、關心人民,為人生而藝術,勇于探索的精神。
教學重點:
在教學過程 中,通過對歷史人物畫的賞析,使學生得到審美教育,同時滲透德育教育。學習畫家們刻苦鉆研,勇于獻身的愛國主義情操。
教學難點 :
要運用“講述”、“引導”、“啟發(fā)”、“提問”等方式,介紹不同畫種的欣賞方法。要引導學生討論并獨立欣賞,但要掌握內容的難易程度。
教學時間:1課時
教具準備:教材、錄象帶、多媒體課件
教學過程 :
一. 組織教學: (常規(guī))
二. 導入 新課:
1840年鴉片戰(zhàn)爭后,中國淪為半殖民地、半封建社會,上海、廣州等辟為通商口岸,商賈云集,經濟繁興,許多畫家亦聚集于此,賣畫為生,形成了商業(yè)氣較重、雅俗共賞的“海上畫派”與“嶺南畫派”。
1919年“五四”運動新文化運動提出“美育代替宗教”的革命口號,蔡元培在杭州西子湖畔創(chuàng)立了中國第一所國立高等美術學府--國力藝術院(今中國美術學院),從此畫家兼美術教育家(即“學院派”或“教授派”)成為畫壇的主流。
面對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形勢,一些有革新精神的畫家,堅持弘揚中華傳統(tǒng)藝術,增加學養(yǎng),不斷推進繪畫的發(fā)展,主要代表人物有齊白石、黃賓虹、潘天壽、傅抱石,人稱“齊黃潘傅”。另一些留洋歸國的畫家,主張中西兼溶,吸收西畫優(yōu)秀成分,推進中國繪畫的改革。代表人物有林風眠、徐悲鴻、劉海粟、吳作人,世稱“林徐劉吳”。
抗日戰(zhàn)爭結束后,有的畫家向海外發(fā)展,弘揚中華傳統(tǒng)藝術,并借鑒海外藝術的長處,不斷探索水墨畫的創(chuàng)新。他們孜孜以求,使世界進一步認識了中國繪畫的魅力,張大千就是其中的典型。他的作品多次獲得好評,有人稱他為“東方的畢加索”。
活躍與大陸的學院派畫家,也經過不懈的努力,推陳出新,逐漸形成南北互相呼應的局面。歷經極左路線與“文革”的摧殘,畫家們堅持發(fā)展傳統(tǒng)藝術的赤誠之心更堅,心胸更為廣博,學養(yǎng)也愈為豐厚。“筆墨當隨時代”,已成為大家的共識。崇尚藝德、不斷創(chuàng)新的李可染、陸儼少是其中的佼佼者,經過他們艱辛的努力,中國繪畫藝術由古典向現(xiàn)代轉換,進入了“源于生活、高于生活”的更新的境界。
傅抱石(1904年-1965年),江西新喻人。曾受徐悲鴻器重,推薦赴日留學,歸國后任教于國立藝專 (今中國美術學院)、南京中央大學美術系。善繪山水、人物、工意兼具。線描或細挺,或秀柔,面部具體,衣著姿式潑墨寫意,尤擅長歷史人物,既有晉、唐古雅之風,又有現(xiàn)代浪漫氣質,如《九歌圖.湘君》。
“五四”以來,蔡元培、陳獨秀、胡適、魯迅等新文化運動健將都按照各自的觀點倡導美術革命。有的提出改革國畫的綱領,有的留學歸國后辦新學,畫模特兒、辦展覽、出畫報,形成一股力量,向以模擬四王山水為代表的“正統(tǒng)派”展開進攻。兼溶中西的林風眠、徐悲鴻、劉海粟、吳作人等教授即為其中的杰出人物。
林風眠(1900年-1991年),廣東梅縣人。少年時以《芥子園畫譜》習畫,后留法,研習西畫。歸國后,1928年被蔡元培派赴杭州,創(chuàng)立“國立藝術院”(今中國美術學院),任首任校長。他藝通中西,對中西的審美情趣皆有深刻的領悟,以調和中西復興中國藝術為己任。長于人物、花鳥、山水,所作富有韻味,且通俗易懂,他的孤鷺、秋雁、水汀、美女等水墨畫,設色渾化自如,濃艷處多加積色和復色,清雅處純凈透明,厚而不濁,淡而不薄,光影色彩自然柔和,具有詩一般的美感,和盎然的生命力。晚年定居香港,弟子遍及海內外。
徐悲鴻(1895年-1953年),江蘇宜興人。早年赴日本和法國游學,1927年歸國。歷任北平藝術學院院長、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等。擅長人物、動物、花卉 等。主張學習素描,講究造型之嚴謹、結構之精確、整體感之強烈,并認為應吸收西畫優(yōu)秀技法,豐富中國繪畫的創(chuàng)作。所畫人物、動物,筆墨放縱,形神兼?zhèn),往往還寓以熱愛祖國、嫉惡如仇的情感。
吳作人(1908年- ),安徽涇縣人。年青時受徐悲鴻幫助,赴歐留學。歸國后執(zhí)教于中央大學藝術系、國立藝專。善于溶會中西技藝,所作駱駝、牦牛等,構圖簡潔,造型生動,有清新、洗練、柔和、秀美的特點,水墨色彩變化微妙,格調高雅,耐人尋味。歷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、中國美術家協(xié)會主席等。
1937年日寇侵華,燒殺擄掠,奸淫婦女,無惡不作,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。愛國主義畫家蔣兆和(1904年-1986年)目睹山河破碎、民不聊生的現(xiàn)實,心痛萬分,乃創(chuàng)作《流民圖》以表達他對淪陷區(qū)人民流離失所生活的深深同情!读髅駡D》從1941年開始構思,至1943年完成,高2米,長約26米,表現(xiàn)逃難群眾悲慘的生活。畫家塑造了一百多個無家可歸的社會底層的勞苦大眾形象,與真人等大,構圖多為半身特寫,重個性刻畫,使形象有呼之欲出之感。筆墨則側重悲愴氛圍烘染與憤慨情緒的渲泄,縮短了藝術形象與觀眾間的距離,具有強大的藝術感染力,成為“為民寫真”的現(xiàn)實主義杰作。
該圖在北平(今北京)太廟展出,不及一日,就被日本軍憲勒令停展。1944年移至上海租界展出,在國內外都有廣泛的影響。蔣兆和先后任教于南京中央 大學藝術系、北平藝專等,1950年后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。
近百年來,在繼承傳統(tǒng)、開辟時代新風的眾多畫家中,張大千(1899年-1983年)無疑是極具代表性的一代大師。他是四川內江人,年青時游學日本,后歸隱四川青城山,潛心于石濤、八大及董源、巨然、王蒙等古典風格,又赴敦煌臨摹壁畫,技藝大進。中年達到可與古人爭雄競勝的水平。張大千于山水、人物、花鳥、鞍馬無所不精,工意兼具,勤奮創(chuàng)作,樂此不疲,且于歷代宮廷畫、文人畫、民間畫以及西洋畫皆有汲取,取精用宏,晚年由傳統(tǒng)派畫家而成為融和西法的變革派畫家。作品早、中、晚年風格不同,但都以濃郁的東方情調而被受世人矚目。1956年他與畢加索在歐洲相識,被畫壇稱為“東方的畢加索”。晚年病逝于臺北“摩耶精舍”。
經歷了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的激烈變革,在全盤西化、中西融合,以及新儒學思潮浸潤的二十世紀后期,中國繪畫不斷發(fā)展的進程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,李可染(1907年-1989年)、陸儼少(109年-1993年)就是推動當代中國繪畫發(fā)展的南北二位著名教授。李可染,江蘇徐州人。曾就學于杭州“國立藝專”(今中國美術學院),后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。本世紀中國繪畫的傳統(tǒng)主義大師齊白石、黃賓虹、潘天壽及改良主義大師林風眠、徐悲鴻、劉海粟都是他的老師。在錯綜復雜的文化環(huán)境中,他“以最大的功力打 入傳統(tǒng),以最大的勇氣打出傳統(tǒng)”;并將西洋畫中的明暗法、幾何造型法、封閉立體主義構圖法等技巧,透過自己的理解,適切地融入個人的繪畫中,不但塑造出具有創(chuàng)造性及成熟的繪畫風格,并成功地完成中國繪畫的改革。李可染的繪畫講究點、線的搭配,注意點線面的節(jié)奏感,山水構圖圓中見方,飽滿嚴謹,畫面明暗層次豐富,云煙朦朧,亮點活躍;人物、動物、墨塊筆痕清晰有力,簡練拙樸,生趣勃勃,尤多農家自然清新氣氛。他主張苦學,主張深入學習傳統(tǒng)、深入觀察大自然、深入思考、深入實踐,人稱“苦學派”。
王式廓(1911—1973)出生于山東掖縣,1935年畢業(yè)于上海美專西畫系,1936年考入日本國立東京美術學校;貒螅瑢⑺麑W到的繪畫技巧運用于創(chuàng)作實踐。解放后,王先生在中央美術學院任教授,繼續(xù)他的藝術追求,創(chuàng)作了一批反映中國革命和根據地面貌為題材的作品。他的作品備受徐悲鴻先生稱贊,還被蘇聯(lián)專家馬克西莫夫譽為可與俄羅斯畫家列賓并列的畫家。
王式廓是一位熱愛農民,熱愛農村題材的畫家,被任譽為“農民畫家”,于是在的創(chuàng)作中出現(xiàn)了大量農村題材的作品。他始終用他銳利而又充滿熱情的眼光捕捉最純樸、最自然、最生動的描繪對象,用他極深的繪畫功底去追求樸實無華的自然之美,將他的全部心血獻給了他熱愛的農民。
1954年,王式廓先生開始《血衣》的創(chuàng)作,《血衣》是公認的王先生的代表作,是反映中國農民覺醒的紀念碑性的作品。此畫的創(chuàng)作長達20年之久,王先生為此耗盡了心血。為了這幅畫,王先生做了大量前期準備,繪制了一系列的人物素描,這些單幅的素描作品本身已經表現(xiàn)出了王式廓先生素描的功力和成就。經過長實踐的醞釀和嚴肅的探討,王先生數易其稿,終于在1973年創(chuàng)作完成了這幅現(xiàn)藏于中國革命博物館的,縱1.92米,橫3.45米的巨幅素描《血衣》,以它震撼人心的力量在中國現(xiàn)代美術史上寫下了厚重的一筆。
王先生不僅對油畫、素描有精深造詣,而且木刻、速寫、水墨、書法各方面的創(chuàng)作也有相當高的水平,可以說他的修養(yǎng)和才華都史全面的,而他對農民的熱愛,對農民的理解,以及他為此而付出的心血更是令人難以忘懷。
董希文(1914—1973)浙江紹興人。解放后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。大多數中國人都熟悉《開國大典》這幅描繪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大典的巨幅力作,作者便是董希文先生。董希文作品有兩個重心:一是革命理事歷史畫,除了《開國大典》之外,還有《紅軍不怕遠征難》、《百萬雄師下江南》等;另一個重點則是藏區(qū)寫生。董先生分別于1954年、1955年和1961年三次入藏,尤其是后兩次,在藏區(qū)生活長達數月以上,對藏區(qū)的山水、人物實地寫生,創(chuàng)作了不少優(yōu)秀作品,像《草地黃河源》、《山歌》、《翻身農奴》等。這批作品充分展現(xiàn)了高原特有的秀麗景色及人民的精神面貌。
三. 小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