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單項選擇題(本大題共15小題,每小題1分,共10分)
1.中學語文教學法是一門【】
A.純應用學科B.理論學科C.應用理論學科D.純知識學科
2.為了疏通學生的思路而設計的搭臺階性質的問題,這種提問形式是【】
A.啟發(fā)式提問B.疏導式提問C.質疑式提問D.探究式提問
3.提出"博學之,審問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篤行之"的人是【】
A.孔子B.孟子C.茍子D.子思
4.從認識論的角度看,語文教學過程是一種【】
A.信息傳遞的過程B.人格構建的過程C.特殊的認識過程D.美感體驗的過程
5.把各種感知對象加以對比,以確定它們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的思維方法是【】
A.分析B.綜合C.比較D.抽象
6.有目的有計劃主動感知客觀事物的認識能力稱之為【】
A.觀察力B.記憶力C.想象力D.思維力
7.在一般了解所學內(nèi)容后,展開充分的聯(lián)想,由小到大,由表及里,由此及彼的學習方法稱為【】
A.快速讀書法B.提綱挈領法C.聯(lián)想求異法D.SQ3R學習法
8.教師以默讀和朗讀的方式傳授知識和技能的方法是【】
A.閱讀法B.講授法C.議論法D.練習法
9.優(yōu)秀的散文總是在描繪客觀事物之中融注作者的【】,從而構成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的
A.主觀想象B.綜合評估C.主觀情感D.客觀分析
l0.對學生的語文水平進行整體測試評定的考試是【】
A.隨時測試B.綜合測試C.階段測試D.選拔測試
二、填空題(本大題共25個空,每空1分,共25分)
1、人的素質結構有三個相對獨立的基本要素是、、身體素質。
2、語文教學的基礎能力是由、說、、寫四個要素構成的。
3、語文教育理論的特殊之處在于它的、和。
4、1903年頒行的《》使語文最終從綜合性的社會科學教育中分化出來,而真正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。
5、1963年頒布的《全日制語文教學大綱》重新認定了語文課的特性,糾正了和的錯誤傾向。
6、語文能力即理解、運用語言的能力,它是以為核心的。
7、中學語文教育的內(nèi)容的三個構成要素是、、。
8、語文基礎知識教學要力求做到、好懂、有用。
9、作文指導應從、、立意、四個方面入手。
10、口語交際活動的特點主要有、、敏捷性、適應性、靈活性和通俗性。
11、相對于文學作品而言常用文體指的是、說明文、。
12、小說的三要素是、、。
三、名詞解釋(本大題共2小題,每小題5分,共10分)
1、入境:
2、一體兩翼:
四、簡答題(本大題共4小題,每小題5分,共20分)
1、如何優(yōu)化自己的語文教育觀念。
2、語文學科的屬性有哪些?
3、現(xiàn)行中學語文教學大綱的主要內(nèi)容有哪些?
4、如何抓住文章的思路教學記敘文?
五、論述題(本大題共15分)
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如何貫徹"滲透審美教育"的原則。
語文教材教法試題參考答案
一、單項選擇題(本大題共10小題,每小題1分,共10分)1.C 2.B 3.A 4.A 5.C 6.D 7.C 8.A 9.C l0.B二、填空題(本大題共25個空,每空1分,共25分)1、品德素質、才智素質2、聽、讀、3、超前性、人文性、綜合性。4、《奏定學堂章程》5、重道輕文、文道分離6、思維能力7、語文訓練、智力發(fā)展、情思審美教育。8、精要9、審題、開源、謀篇10、制約性、瞬逝性、11、記敘文、論說文。12、人物、情節(jié)、環(huán)境。三、名詞解釋(本大題共2小題,每小題5分,共10分)1、入境:就是要把學生引入作品所描寫的特定的意境,使學生似親眼所見,親身所歷,似言出己口、情出己心,通過自己的體悟,深入認識作品的思想底蘊和美學價值,從心里說出一個"好"字,一個"美"字。2、一體兩翼:是語文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的主要表現(xiàn)主張。一體指的是語文課堂教學這個主體,兩翼分別指語文學習環(huán)境和語文課外活動。四、簡答題(本大題共4小題,每小題5分,共20分)
1、如何優(yōu)化自己的語文教育觀念。我們必須從多方面體察時代的需求,優(yōu)化自己的語文教育觀念:①要根據(jù)時代需要,正確對待語文教育觀念。凡是對語文教育現(xiàn)代化有用的,就要繼承發(fā)揚,反之,必須否定、摒棄。②要根據(jù)時代的要求,重新審視現(xiàn)代語文教育觀念,從當前語文教學實際出發(fā),不斷更替與完善。③展望未來,勾畫語文教育的走向,構建超前規(guī)范性的語文教育觀念。
2、語文學科的屬性有哪些?①基礎工具性②思想教育性③社會實踐性④文學性⑤知識性
3、現(xiàn)行中學語文教學大綱的主要內(nèi)容有哪些?①說明語文科的性質和地位。②規(guī)定語文教學的目標。③說明教學內(nèi)容。④提示教學應當重視的問題⑤規(guī)定了基本篇目
4、如何抓住文章的思路教學記敘文?①研究結構②把握線索③概括主題④語言訓練⑤讀寫結合
五、論述題(本大題共2小題,每小題10分,共20分)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如何貫徹"滲透審美教育"的原則。
1、美讀--讓學生領受情感美。所謂美讀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讀的時候傳達出來。而美讀是學生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和獲得作品美感的基本途徑。它把無聲的文字化為有聲的語言,把儲存的信息的符號載體還原成作者所要傳達的真情實感,使作品中的人物情景躍出紙面,使學生進入角色,與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擔喜怒哀樂,直接受到作品感染熏陶。
2、遵路--讓學生體察文思美。就是讓學生體品作者寫作時的思路布局謀篇,以便開拓文章的思想內(nèi)涵及藝術匠心、美學趣味。
3、入境--讓學生理解意蘊美。入境就是要把學生引入作品所描寫的特定的意境,使學生似親眼所見,親身所歷,似言出己口、情出己心,通過自己的體悟,深入認識作品的思想底蘊和美學價值,從心里說出一個"好"字,一個"美"字。入境不僅使學生對美的事物從直覺感受上升到理性認識,形成穩(wěn)定的情感、意志、性格,并使他們所獲得的審美經(jīng)驗進而轉化為行為的技能技巧乃至理念、信仰、世界觀。
4、悟文--讓學生感悟語言美。指導學生理解詞句在具體語境中的表達作用,品味煉字的貼切和用語的精妙,可以使學生既受到語言美的熏陶,又從作家文筆之中吸取語言滋養(yǎng),逐步提高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。
5、勤筆--讓學生借鑒文學美。就是引導學生自己拿起筆來從作品中借鑒美、模仿美、表現(xiàn)美、創(chuàng)造美。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滲透審美教育,是課程教學目標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,是加強德育滲透,提高未來勞動者素質的必要舉措。